新闻动态
-
刘晓娟研究员等在全球尺度揭示树木生长-昆虫啃食的关系及调控机制2025-08-25这项研究不仅证实了树木生长与昆虫啃食程度之间存在全球性的正相关关系,还揭示了功能性状在这一关系中的关键调节作用。这些发现对于理解植物与植食者之间的复杂互作机制及其在生态系统能量流动中的作用具有重要意义。研究表明,未来的森林恢复除考虑树种丰富度外,还应结合目标树种的生长特性及功能性状,科学选择适宜的树种组合以提升生态系统功能。
-
饲草种质高效设计与利用全国重点实验室举办科普活动—引领少年儿童探索植物世界奥秘2025-08-262025 年 8 月 24 日,饲草种质高效设计与利用全国重点实验室成功举办 "从花草到饲草:植物世界的奇妙探索" 主题科普活动。饲草种质高效设计与利用全国重点实验室副主任李欣然研究员和植物分子生理学重点实验室副主任徐重益研究员等20余人组织策划并实施此次活动,教师进修集团实验附小70余名师生参加。
-
刘玲莉组揭示紫外线辐射驱动的光降解在区域碳循环中的关键作用2025-08-22研究表明,紫外辐射对凋落物分解的促进作用呈现显著的时间累积效应,其强度主要受凋落物表面累积辐射剂量的调控。通过整合长期野外观测与模型模拟,进一步厘清了气候条件与凋落物质量对分解速率的调控机制,即二者通过改变凋落物在地表的滞留时间,决定了可累积的紫外辐射剂量,进而调节光降解强度。紫外辐射使中国温带草原凋落物层分解时间平均缩短0.40年(约16.85%),其中干旱区与高原地区受紫外辐射的影响最为显著。
-
高新技术落地草原构建现代草牧业高质发展模式:中国科学院原院长白春礼一行深入呼伦贝尔核心示范区考察生态草牧业专项2025-08-182025年8月14-17日特邀中国科学院院士、原院长白春礼赴呼伦贝尔开展科技考察。中国科学院院士、专项首席种康,植物所党委书记、副所长赵千钧研究员,首席助理景海春研究员、饲草全重副主任王雷研究员,呼伦贝尔农垦集团党委书记、董事长郭平,以及专项科研骨干等参加此次考察活动。
-
冯晓娟组揭示微生物源矿物结合有机质的快速降解特性2025-08-19研究发现,富氮 MAOM 具有较高的降解潜力,其降解速率与含氮化合物丰度显著正相关。进一步分析表明,含氮化合物丰度是 MAOM降解的主要影响因子,原因在于含氮化合物具有较高的生物可降解性,并能通过有机质-有机质相互作用在矿物表面积累(提高碳负载量),而通过有机质-有机质相互作用结合的有机碳比直接吸附于矿物表面的有机碳更易降解。研究还发现,有机碳优先积累在被有机质覆盖的矿物上,而非裸露的矿物表面,意味着可被有机质覆盖的矿物表面(而非矿物的总比表面积)及有机质的结合模式共同决定土壤中MAOM的固存潜力。研究结果为理解MAOM的固存与稳定机制提供了新视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