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研进展
-
杨元合组发现热融塌陷促进土壤微生物碳利用效率2025-08-12杨元合组依托青藏高原多年冻土区热融塌陷观测平台,采用“空间代替时间”方法,基于同位素标记和高通量测序等技术,揭示了土壤微生物碳利用效率对热融塌陷的响应及其关键驱动因素。
-
郭自峰组利用高通量表型平台解析驱动小麦穗部形态变化的基因组基础2025-08-112025年8月10日,中国科学院植物研究所郭自峰课题组联合西北农林科技大学韩德俊/吴建辉/吴婷婷课题组、中国农业科学院作物科学研究所何中虎/郝元峰课题组以及中国科学院遗传与发育生物学研究所鲁非课题组在Cell Reports在线发表题目为“Dissection of genomic drivers of spike morphology changes in wheat by high-throughput phenotyping”的研究性论文。
-
杨文强组综述SnRK1蛋白激酶作为能量中枢调控作物抗逆与发育的分子机制2025-08-09该综述系统阐明了SnRK1作为植物“能量中枢”的核心地位和复杂调控网络,而且为未来作物抗逆与高产育种提供了关键的理论基础和新颖的分子靶点。通过工程化设计SnRK1信号通路,有望培育出更能适应气候变化和资源受限环境的新一代智能作物。
-
刘玲莉组揭示植物功能性状对土壤有机碳储量的影响机制2025-07-09研究揭示了在全球尺度上,植物碳输入的质量和多样性是调控土壤有机碳储量的关键因子,且其效应具有气候依赖性。
-
漆小泉组综述植物细胞色素P450酶的最新研究进展2025-07-07漆小泉组系统综述了近5年来与植物CYPs相关的最新研究进展。重点阐述了CYPs在三类重要天然产物(萜类、黄酮和生物碱)生物合成中的关键作用,以及CYPs在植物生长发育调控和逆境适应中的关键生理功能,为利用合成生物学技术开发重要药效分子和生物技术育种提供新策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