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动态
高新技术落地草原构建现代草牧业高质发展模式:中国科学院原院长白春礼一行深入呼伦贝尔核心示范区考察生态草牧业专项
为加速推进中国科学院A类战略性先导专项“创建生态草牧业科技体系”(以下简称“专项”)在呼伦贝尔核心示范区的成果转化与应用,切实打通科研创新与产业发展的“最后一公里”,并深化与呼伦贝尔农垦集团等地方龙头企业的战略合作,专项于2025年8月14-17日特邀中国科学院院士、原院长白春礼赴呼伦贝尔开展科技考察。中国科学院院士、专项首席种康,植物所党委书记、副所长赵千钧研究员,首席助理景海春研究员、饲草全重副主任王雷研究员,呼伦贝尔农垦集团党委书记、董事长郭平,以及专项科研骨干等参加此次考察活动。
中国科学院生态草牧业工程实验站调研
考察聚焦中国科学院鄂温克试验站(全产业链基地)、特泥河(人工草地与加工)、谢尔塔拉(天然草地恢复)、哈达图(呼伦贝尔羊育种)及草畜平衡监测平台等核心站点。考察期间,专项首席种康系统汇报了专项自启动以来的整体进展,重点阐述了在生态草牧业理论创新、关键技术突破、核心产品研发及示范区建设方面取得的标志性成果。景海春介绍示范区成果推广成效,科研骨干翔实汇报了亮点成果在示范区“落地生根”的具体案例(如优质牧草品种的增产表现、天然草地恢复技术成效、优质草产品加工技术、智能放牧管理系统的应用等)。活动紧密围绕产业链协同创新,深入探讨生态草牧业可持续发展的关键技术瓶颈、合作机制与政策需求。
白春礼院士为呼伦贝尔羊博物馆题字“团结协作,勇于创新,做科技攻关的领头羊”
赵千钧肯定了呼伦贝尔示范区在技术创新集成与示范推广方面取得的显著成效。他指出,专项已进入冲刺阶段,必须高质量做好结题验收准备工作,核心目标是要确保产出一批真正“用得上、留得下、推得开”的硬核科技成果和可复制推广的模式,为地方草牧业转型升级提供持久动力。
种康对呼伦贝尔农垦集团在专项实施过程中给予的全方位、关键性支持表示衷心感谢。他指出,农垦集团开放的大规模土地资源、成熟的生产管理体系和对科技创新的高度重视,为专项技术的中试放大、规模化示范和产业化推广提供了无可替代的宝贵平台和强大支撑,是专项成果能在呼伦贝尔乃至更广范围落地生根的关键保障。
郭平感谢中国科学院及植物研究所长期以来的战略信任与坚实的技术支持。他特别强调,专项的实施为农垦集团带来了显著的生态效益、经济效益和人才技术储备,后续将深化合作,全力配合专项做好成果的承接与推广应用。
白春礼深入各示范点调研并听取汇报,回顾了专项设立之初的使命和目标,充分肯定了团队所取得的阶段性成果。他希望在成果转化的关键节点,加大力度狠抓成果落地转化,突破若干亟待解决的草牧业核心科学技术难题,与企业用户坐到一起,深度对接需求,共同谋划、细化、论证切实可行的成果转化与产业化实施方案,确保科技之花结出产业之果,鼓励科研人员要“团结协作,勇于创新,做科技攻关的“领头羊”。
本次考察标志着专项进入成果转化关键阶段。通过现场深入交流,进一步明晰了"技术研发-企业承接-产业增效"的转化路径。专项的科研模式获得产业界高度认可,有效带动了地方产业升级。下一步,团队将重点推进核心技术标准化与企业需求精准对接,为构筑北方生态安全屏障和“大粮食安全”强化科技支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