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知公告

饲草种质高效设计与利用全国重点实验室2025年度开放课题联合基金申请指南

时间: 2025/08/27
字体大小:【大】 【中】 【小】

    饲草种质高效设计与利用全国重点实验室(以下简称实验室),由中国科学院植物研究所牵头,与中国科学院亚热带农业生态研究所共同建设,于2024年12月通过科技部审批正式成立运行。实验室以保障国家大粮食安全为使命,致力于缓解我国膳食结构升级导致的肉乳蛋白需求激增与优质饲草供给短缺之间的矛盾。实验室聚焦饲草前沿理论和新技术研发,通过分子设计培育新型优质饲草,完善饲草育种体系,确保我国饲草种源安全。围绕饲草作物独特生物学理论、饲草作物设计育种技术、饲草品种创制与高效利用三个研究方向,实验室重点突破基因编辑、分子模块智能设计、新饲草评价与利用等关键科技难题,系统构建“理论-技术-品种”创新链,引领饲草生物学发展,实现育种技术加速迭代,最终保障我国饲草种质种源自主可控。实验室设立开放课题联合基金用于资助围绕实验室核心研究方向、创新性强的基础研究或具有广阔应用前景的研究课题,旨在鼓励和推动学术合作交流。


一、申请人范围及条件

1. 相关大学或研究机构中级(含中级)职称及以上的研究人员,在植物生理学、发育生物学、细胞生物学、生态学、草业科学和遗传学等领域具有一定的研究经历;所申请的课题研究内容应围绕饲草作物独特生物学理论、饲草作物设计育种技术、饲草品种创制与高效利用展开。
2. 申请者应得到本人全职所在单位或部门的同意;申请手续完备,所需资料齐全。
3. 项目主要团队成员应至少包含1名本实验室固定研究人员作为合作人。


二、申请的研究内容应围绕方向

1. 饲草作物独特生物学理论。
2. 饲草作物设计育种技术。
3. 饲草品种创制与高效利用。

优先资助以特色或新型饲草植物为研究对象,开展联合研究的课题,同等条件下,优先资助青年科技人员。


三、申请方法及审批程序

1. 申请人须根据实验室开放课题资助方向提出申请,须与实验室固定人员联合申请,并填写《开放课题联合基金申请书》。
2. 经所在单位同意后,向本实验室提出申请,并提交申请书,一式三份。
3. 开放课题联合基金的评审按实验室进行形式和内容审查,学术委员后评审决议。
4. 实验室通知获得资助的申请人,申请人填写并邮寄课题任务书一式三份。


四、申请期限及额度

1. 实验室2025年拟资助3项课题,研究期限为2年(2025年-2027年)。
2. 开放课题基金资助额度为5-10万元/项。


五、课题管理及结题方法

1. 在课题实施过程中,课题负责人应在课题进展1年后向实验室提交课题进展报告。实验室对报告审查后给出评审意见,评审结果分为优、良、中、差四个等级,评审结果在实验室内部通报。
2. 课题结束或终止,课题负责人需向实验室提交如下材料归档:
1)开放课题结题报告;
2)课题成果目录,以及成果复印件;
3)实验室主管领导对已结题的开放课题完成情况进行严格审查,并把审核意见提交实验室管理委员会进行最终评定。


六、成果说明

1. 资助课题所取得的成果,属于饲草种质高效设计与利用全国重点实验室和研究者所在单位。外籍客座人员按国家有关规定办理。研究成果如需组织鉴定或评审时,由双方联合申报成果或申请奖励。成果转让的获利,由双方共享,比例另行协商。申请专利发明时,按专利法及有关规定办理。
2. 资助课题所发表的论文、论著、研究报告、资料、鉴定证书以及申报成果时,作者署名单位中需标注中文:饲草种质高效设计与利用全国重点实验室,或者英文:State Key Laboratory of Forage Breeding-by-Design and Utilization。


七、《2025年开放课题联合基金申请指南》遵从实验室《开放课题联合基金管理办法》执行


八、截止日期:2025年9月15日


九、联系方式

地  址:北京市海淀区香山南辛村20号 饲草种质高效设计与利用全国重点实验室
邮  编:100093
联系人:崔强
邮  箱:cuiqiang@ibcas.ac.cn
电  话:010-62836674